“与世界为敌”的金融巨人:他被骂赌徒却换来美国20年牛市

央行行长易纲曾说:中央银行的主要责任人要有反潮流的勇气和智慧,一个不被市场和公众批评的在任央行行长,是不会在历史上站得住的。当易纲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脑海里浮现的人物一定是沃尔克。

沃尔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先后被五位总统委以重任;平息了美国近40年来最为严重的通胀。历经布雷顿森林体系危机、1970年滞胀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而每一次危机,他都敢于说“不”:对金本位说不,对通胀说不,对金融投机说不。

这位金融巨人的离世,也让很多人唏嘘不已。1927年大萧条前夕,保罗沃尔克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公职人员,母亲是高知女性。

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在哈佛读硕士,并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他身高2米、是校篮球队员。而且兴趣爱好涉猎广泛,但真正吸引沃尔克的,只有货币银行学。

1952年,沃尔克从英国读博归来,便去了纽约联储。1962年进入美国财政部,担任货币事务副部长,同时负责国内外金融事务。当时美元正值危机关头,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面临崩溃。

尽管沃尔克努力在各国之间奔走协调。但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在1971年宣告瓦解。之后,随着尼克松政府陷入水门事件,沃尔克离开了财政部。

70年代末,美国通胀率已接近15%,高通胀、低增长、高失业的经济滞胀,让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无计可施。

在上任前,他向卡特总统提出了三点建议:确保美联储的独立性、美联储必须直面通货膨胀、实施更加紧缩的政策。

沃尔克知道,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除了智慧,他更需要的还有“与世界为敌”的勇气。

上任第八天,沃尔克就宣布,大幅提高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限制投机交易、控制货币增速。1981年年中,联邦基金利率已高达19%,通胀则降至6.5%。但,去杠杆的代价不小:大批企业破产、经济一度衰退,沃尔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顽固的货币主义者”、“疯狂的赌徒”。就连大名鼎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弗里德曼都抨击他,没有坚守货币主义的路线。

一向支持他的卡特总统,也公开炮轰沃尔克“思想僵化”。因稳增长不力,卡特在大选中败给了里根。(里根所推行的供给侧改革,莫愁也为大家梳理过)

外界的嘲笑、谩骂,甚至人身威胁依然没有阻挡沃尔克紧缩的脚步。同时,美联储还拒绝为财政赤字融资,倒逼政府立法平衡预算。

1982 年夏天,通货膨胀率一路降到 4%,尽管失业率仍接近 10%, 但复苏进程已经开始。

1982年10月,道指涨到了1000点。美国经济进入历史性的拐点,史诗般的大牛市拉开序幕。

沃尔克以其强大的意志力,为美国之后20多年的繁荣奠定基础,他也被继任者格林斯潘评价为“美国经济活力之父”。

2008年金融危机时,奥巴马请他再次出山,但沃尔克只答应担任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他向奥巴马指出,当务之急,是限制商业银行自营性的投机业务。这一方案很快被奥巴马政府采纳。

沃尔克终其一生都在强调:稳定的价格、健全的金融、纪律严明和高效运作的政府。这三大真理,也是这位老人留给全世界最宝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