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ia 维多利亚的秘密

加拿大有无数让人梦寐的地方,加拿大有无数值得留恋的地方:温哥华、多伦多、惠士乐、班夫、落基山……不用多费口舌,你也能为自己制定一条完美的旅游路线。而这条路线里面,不一定会有维多利亚。也许,你看过由中国青春偶像剧教父赵宝刚导演,中国新晋戛纳影帝廖凡参演的电视剧《别了,温哥华》,也许还记得,在第一集,闪过一个若有若无的地名,“明天去哪玩,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流传着这样一段历史:19世纪中叶,无数人加入北美淘金的狂热之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劳累终身,数以万计的华人劳工从美国来到加拿大。后来,他们在维多利亚盖莫伦街建立了北美第一条唐人街。再后来,维多利亚有了自己的中华会馆,有了自己的华人社团,他们在这里安家立命,繁衍生存。到了上世纪,孙中山为中华复兴之梦,远渡重洋来到维多利亚,寻找支持,维多利亚的中华会馆当即决定出资万两,助他救国圆梦。康有为变法失败,四处流亡,维多利亚的华人拿出自己私人的岛屿,供他栖息藏身。上世纪初的数十年,维多利亚一直是加拿大最多华人聚居的城市。

这里的华人曾经有一个传统,无论何时命亡他乡,一定要让人把尸骨带回老家,落叶归根。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回到祖国的归途一再受阻,大量尸骨无法安置,华人社区紧急召集家属领回尸骨,各自安葬。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尸骨无人认领。最终,华人集资在海边购买墓地,让无家可归的尸骨落土为安,所有墓碑全部朝向中国的方向。

也许这一切和旅游并没有关系,但是它真真切切地存在于维多利亚的历史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会选择温哥华或者多伦多作为定居之地,维多利亚的华人社区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蜂拥来加的游客们并不知道,在加拿大,有一个地方,曾经被无数北美华侨视作第二故乡,有一个小小的岛屿,给无数的华工温暖与希望。这个地方,就是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是距离温哥华不远的一个小岛,在温哥华机场附近坐海轮,享受一个半小时的千岛海景,便能到达这个绚丽芬芳的小岛——维多利亚。英国女王是慷慨的,但凡是世间奇美的景色,她都会赠以自己美妙动人的名字,例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和此刻的维多利亚岛。它不仅是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府,行政中心,而且是整个加拿大最南端的城市。即使是在整个加拿大都被苍茫的白雪覆盖的寒冬里,维多利亚的平均温度也不会低于零摄氏度。

作为维多利亚的基础游,维多利亚的内港是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市区以内港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开去,帝后大厦、议会大楼、皇家蜡像馆、皇家博物馆以及太平洋花园环绕四周。平日里,街头艺术家、画师、手工艺人、原住民摊贩在港错穿梭,游客旅人来来往往,一派怡然自得的休闲之景。夏夜的港口尤是风情万种,每年的8月1日都会在此举办露天音乐会。观众席地而坐,海风清凉可人,尽得惬意。恍惚中,充满英式风情的白色马车在街头缓缓驶过,让时光瞬间倒退到数百年前。百年老店帝后大厦早已名声在外,红色的外立墙面彰显英式老派风情,而内部的东南亚饰品则充满了帝王气派。其中的英式下午茶历史悠久,传统正宗,当然价格也极具杀伤力。海港另外一边是气势恢宏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大楼,一座建于1898年的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建筑。和其他的英式广场一样,议会大楼门口的广场设有喷泉,草坪和女王铜像。

维多利亚岛上遍布着各类小型的城堡,以煤炭大亨父子各自拥有的魁达洛古堡和海特利古堡最负盛名。煤矿巨富罗伯特先生1890年在此修建四层楼高的维多利亚式古堡,所达高度是当时维多利亚市区之最。古堡内设施复古奢华,充斥着英式中产阶级的精致与贵气。最高一层的空中舞阁,停放着一架上个世纪的古钢琴。游人可在此抚琴,遥想当年舞会的欢乐与热烈。可惜古堡还没有修建完成,罗伯特就离开人世。他的妻子和儿女们曾在此居住,没过多久也各立门户。战争期间,魁达洛古堡被用作战地医院。后来,也用作维多利亚大学的教学和行政办公场所。这是父亲的故事。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前任省督,罗伯特先生的儿子詹姆斯于1908年修建的海特利古堡,则更为传奇。二战期间,英国面临着德国大举入侵,伦敦在几次空袭之后也变得极不安全。英国皇室无力招架,只能计划远渡北美做。海特利古堡精心准备迎接乔治六世,但最终未能接驾。爱民如子的国王不愿远离国家,誓死和自己的人民一起并肩作战。海特利古堡也因此更添一段佳话。除了采用上等石材、木材修葺的主楼建筑之外,古堡的温室花园长年放满了从印度运来的白色兰花。古堡左翼的意大利花园至今仍是维多利亚市民春季赏花的重要景点。二战结束后,这座古堡成为了皇家路军事学院的校址,用作宿舍和礼堂。至今它仍是皇家路大学的行政中心。

整整一个冬天,维多利亚都在下雨。当我强调“都”的时候,它真的几乎每天都在下雨。过了四月,天总算开始放晴。被关了一个冬天的维多利亚人走出家门,突然一下发现,维多利亚你怎么可以这么美。维多利亚就像一个大花园,无论走在哪里,都有各色各样的鲜花遍街开放。从三月开始,雏菊、杜鹃、四月的樱花、玉兰,五月的郁金香,玫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维多利亚这座大花园里,有无数座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私家花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布查特花园。布查特夫妇从1904年开始,在他们家别墅的周围修建花园。当时,布查特夫人不过是从她的朋友那里获得了一些豌豆和玫瑰花的种子,不经意地种在房屋周围。当第二年玫瑰花开的时候,她的“不经意”为她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梦想:要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大花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布查特花园终于成为了全世界十座最美丽的私家花园之一。这个占地12公顷的大花园中,不仅包含了难得一见的下沉式花园,还有按照罗马宫苑设计的意大利花园,富有东方情韵的日本式庭院,以及开满各色玫瑰的玫瑰园。即使在冬天,布查特花园的温房里,也布满了各色名贵的鲜花,让人眼花缭乱,恍若梦境。这样一座旷世奇园,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无人料理而日渐荒废。战后经过布查特家族几代人的细心照料,终于使它再次焕发昔日的光彩。让人叹为观止的并不仅仅是这座花园的绮丽,而是一个家族以最美丽的心情善待生活,最终生活所回赠他们的财富与奇迹。在苍凉繁忙的都市生活里,难得一遇的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善待生活,善待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益,不追求一夜致富,而只是怀着一个美好的梦想,并像少女一样守护和坚持着这样的美丽心情,就会出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这也许就是让布查特花园在维多利亚众多景点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作为从上海出来的“都市人”,维多利亚的存在,似乎是在嘲笑“都市生物”的麻木与漠然。它的生机和活力是纯天然的,丝毫不掺杂和时尚有关的一切。它绝不是一个购物圣地,但是你可以在这里有无数种户外野趣的休闲方式。维多利亚岛北部的华盛顿山是加拿大著名的滑雪圣地,而西部的Tofino则是观测风暴的最佳景点。到了夏天,Saanich附近的海滩则成了天堂。无论是春、夏、秋、冬,维多利亚都不会让你关在家里做“宅”人。

吃在维多利亚:维多利亚以充斥着各种不著名的英式小食著称。所以,到维多利亚必吃的是James bay的鱼和薯条,以及高大上的英式下午茶。

住在维多利亚:住不起古堡,没关系。维多利亚有很多百年老屋的b&b,环境情调相当不错。推荐市区的Huntington hotel的Gatsby别墅b&b。不知道这个Gatsby和那个Gatsby有没有关系?

行在维多利亚:从温哥华有三种路线可以到达维多利亚。除了加航的国内航线之外,你还可以选择舒适的海轮和超酷的水上小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