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豆瓣86的大尺度好片不是一遍就能看明白的
来说,豆瓣9.1一直占据评分榜前列毋庸置疑,早在电影刚上映之时,就已是无数人心中无可取代的“最美电影”和
时间再往前推一些,豆瓣8.4的《沉默的教室》以一种敢于对自己国家进行剖析的精神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而响彻德国影史、一举多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欧洲电影,法国凯撒等多项国际大奖的《窃听风暴》,更是成为众多观众心中的经典佳作之一……
看过《窃听风暴》的人也许会对导演的名字印象深刻,因为导演的名字特别长——
今天要聊的《无主之作》,就是他的第三部长片,不仅演员是《窃听风暴》的原班人马、故事同样聚焦于动荡时期的德国,而且导演花了四年时间来专注打造。
主演:汤姆·希林 / 塞巴斯蒂安·科赫 / 葆拉·贝尔 /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 奥利弗·马苏奇
但影片又并非是一部单纯讲述艺术家生平的传统传记片,而是借由这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的前半生,来反思20世纪的德国历史。
时间从1937年到1966年,横跨三个喧嚣的时代,俨然是一部德国近代社会史。
伊丽莎白不仅喜欢弹琴画画,还经常带库尔特去逛画廊、看画展,培养他的艺术细胞。
但是,因为一个疯狂的举动,姨妈被医生断定为精神失常,被强制送往精神病院。
而当时正是纳粹统治德国的时期,在希特勒的种族优生制度下,伊丽莎白被妇科医生西班德教授判定为“没有优良基因”。
虽然当时年幼的库尔特不知道姨妈去了哪里,但姨妈用生命追求艺术的做法,影响了库尔特的一生。
因为偶然救了苏联少校的妻儿两命,本应在监狱度过余生的西班德获得了特殊的庇护,回到了原来人人敬重的手术台上。
当年因为半推半就被“入党”,身为老师的他竟然只能干擦楼梯的脏活累活。父亲受不了此番侮辱,上吊自尽…
你说巧不巧,这位伊丽莎白的父亲正好就是决定送库尔特阿姨去死的纳粹西班德教授!
接下来,莫非是要上演一场与自己“杀姨仇人”的女儿相爱的大型狗血戏码的节奏?
不仅涉及到了极权统治、冷战反思等大时代背景,同时也涉及了艺术与自由、爱情与人性等深邃命题。
尤其是影片摄影和配乐都相当考究,每一帧画面都流露着一种神秘而超然的诗意。
导演没有刻意去挖掘那些令人心惊胆颤的残酷细节,而是透过艺术家的双手与画笔,以另一种形式去批判历史的伤痛。
库尔特的艺术创作最初受到时代和政治所裹挟,之后又因为主流思想而束缚,但最终却在醒悟真实与自由之后,让自己的艺术焕发了生命力。
主角不断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追寻真实的过程,无疑象征着人民对于冲破枷锁奔向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