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帝国主义的帆船有时候比装甲战舰还好使
2021年春天,我国南海风起云涌,美国纠集党羽,大搞军演。其中,欧洲第五强国西班牙派来的,是一艘风帆船只“胡安·塞巴斯蒂安·德·埃尔卡诺”号。这个长长的名字,属于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人航海家埃尔卡诺(1476-1526)。
这个人的名字中国网友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事迹如雷贯耳。1520年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时,他是其中一艘船的船长。1521年麦哲伦在菲律宾死于土著之手后,是他领导残余的水手,最终返回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当然了,名字再响亮,大家还是对这帆船嗤之以鼻。毕竟都是导弹时代了,破帆船开到南海来,能有啥用呢?然而正如刘慈欣在《三体》中所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对风帆战舰的威力绝不可掉以轻心。
事实上一百余年前,正有一艘风帆战船,突破上百艘新式蒸汽装甲战舰的包围网,书写海战史上传奇的一笔。这艘风帆战船叫做“海鹰”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鹰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本篇老巴就为大家介绍下这艘传奇的风帆战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德国当时拥有世界第二强大的海军,然而就20世纪初的海军而言,世界老二德国在世界老大英国面前根本没法看,更何况老大还有老三、老四、老五……帮忙。
战争爆发后几个月内,施佩伯爵率领的远东舰队在一系列惨烈的游击战后,被绝对优势的英、法、日、俄各国海军围歼。
而德国主力公海舰队,一直被英国皇家海军封锁在基尔港内。1916年5月31日,公海舰队终于雄起一把,出港与英国皇家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附近展开一场决战。虽然从战报来看,德国的损失比英国小得多,但实际战斗过程,是德军主力见了英军主力就撒丫子跑,战果都是在前哨战和突围混战中拿下的。这战后,德国海军主力彻底当了乌龟,缩在基尔港不出头,拱手把制海权让给英国。
这时,有位参加过日德兰海战的军官菲力克斯·冯·卢克纳尔少校(1881-1966),向德皇威廉二世提出要求:给我一条帆船,我去袭击英国的航线!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但德皇威廉二世本来就是个疯子。更何况菲力克斯·冯·卢克纳尔少校也非比寻常。
卢克纳尔家族本身就是普鲁士的名将世家,菲利克斯又是这个世家中的另类,十三岁时为了见世面,堂堂贵族子弟,竟然用假名混上远洋船只,当一个没工钱的水手。数年中,他当过工人、农民,卖过报纸、当过渔夫、打过猎,还曾在墨西哥军队中当雇佣兵。这些经历也让他吃尽了苦头,挨过饿,生过病,因为没钱被房东赶出来,甚至有次在航行途中掉进海里,险些被船长抛弃而丧命,是大副于心不忍,用鱼叉逼着船长回来救他……20岁时卢克纳尔进入海军学校时,已经是身经百战,阅历丰富,远胜同侪了。
卢克纳尔对威廉二世解释说,用帆船袭击补给线,连我国充满冒险精神和大胆创意的海军将领们都认为我是发疯,所以古板的英国佬一定更会这样认为。所以,这反而是可行的。敌人无法想象帆船会对他们造成威胁,这种思想反而能让袭击成功。再说,帆船不需要烧煤。这对于我们在外线进行袭击是极为有利的。毕竟整个大洋都是英国海军控制,寻找燃料补给太难了。
俗话说,疯疯惜疯疯,威廉二世同意了。反正现在公海舰队也被锁在港口,就让卢克纳尔去搏一把,捞几个算几个。哪怕输了,也不过以后看不成魔术而已。
皇帝开口,海军也就立刻全力配合。正巧德国海军在1915年俘虏了一艘英国建造的巴马哈通行证号三桅纵帆船,排水量1571吨。这艘船是1888年下水的,年龄比卢克纳尔小不了几岁,比北洋水师的致远舰只小三岁,放在20世纪初确实是个老古董了。
卢克纳尔却如获至宝。他给这条船改名海鹰号,开始改装:加上了两门107毫米大炮(与英国新锐驱逐舰相当),隐藏在暗门中,打开暗门才亮出炮击,作为袭击的主要武器;加装了两部500马力的辅助蒸汽发动机,必要时可以加快速度;改建了巨大的库房,存储燃料、食物和饮用水,以备长期在外作战。船上乱七八糟堆了不少原木,看上去就像一艘运输木材的老旧船只。
最后,还额外增加了巨大的客舱,多达400张床铺——这是为俘虏们准备的。要知道,海鹰号编制只有6名军官和57名船员。西方很多国家海军都保留了帆船训练的项目,所以要找到水手并不困难——2021年过来的西班牙帆船,也是一艘训练舰。
强大的英国海军已经封锁了德国海港,怎么出海呢?那时候,检查船只身份主要靠航海日志。卢克纳尔跑到丹麦港口,偷偷登上一艘挪威帆船马耳他号,从船长室偷出了一套航海日志,拿回来进行了修改。于是海鹰号成了挪威帆船伊尔马号。12月16日,海鹰号满载补给品出港,穿越了英国海军布设的雷区。12月25日,遇上英国海军的巡逻检查。由于海鹰号伪造了逼真的航海记录,卢克纳尔和官兵们又都操着一口挪威腔,更主要的是英国官兵做梦也想不到德国人打算靠一艘帆船袭击航线。所以,轻松过关。
1月9日,海鹰号在阿德雷斯群岛,遇见了满载煤炭的英国运输船皇家加蒂斯号(3268吨)。卢克纳尔下令打旗语,请求对方帮忙核对钟表。皇家加蒂斯号的波特船长毫无怀疑,驾船驶近。这时候,海鹰号降下挪威国旗,升上德国海军旗,并亮出了炮口,朝皇家加蒂斯号附近水域射击,警告他们停船投降。
奇怪的是,皇家加蒂斯号毫无反应,既没有停船,也没有逃跑,还在继续缓慢靠近,一边用旗语帮忙核对时间。海鹰号第二次开炮警告,皇家加蒂斯号还是不投降,不逃跑,却莫名其妙走起了之字型的反潜航线。直到海鹰号再连发两炮,英国佬才挂起了白旗。真是千钧一发——要知道,按照国际公法,四炮警告之后再不投降,就可以直接击沉了!
卢克纳尔把皇家加蒂斯号的全体船员都请到海鹰号上,分配给他们舒适的客舱,然后派人登上皇家加蒂斯号,炸开通海门,让它自己沉没。随后他请教波特船长,为何刚才要我开四炮才升白旗?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原来,因为海鹰号太不像军舰了,波特船长压根没想到他们会是敌对方的。第一炮他误认为是在放礼炮,第二炮他还以为时候在警告有潜艇出现,所以赶紧驾船走之字航线。直到第三炮打出来,他才发现了德国军旗,赶紧投降。
10日,海鹰号炮击并俘虏了满载砂糖的英国货轮伦蒂岛号。砂糖一部分进了海鹰号的储藏室,其他的跟着伦蒂岛号一起沉入海中。船长和船员也进了俘虏的客舱。
1月21日,海鹰号进入南半球,俘虏并击沉了运载玉米的法国货轮查勒斯伯爵号(2199吨)。
1月24日,海鹰号遭遇运载布匹的加拿大帆船佩西号(364吨)。恰好佩西号船长的新婚妻子是挪威人,跟随丈夫出海。两船相遇,佩西号船长讨好老丈人家,三次升降挪威国旗致敬,而海鹰号毫无反应。船长夫人大怒,觉得来船上的同胞太不讲文明了,于是亲自乘小艇去问罪。然后,她成为海鹰号上第一个女俘虏。卢克纳尔非常绅士地对待这位美女,专门给她和丈夫开了一个单间。
2月9日,捕获同样运载硝石的反骨仔意大利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号(1811吨)。
2月19日,海鹰号俘虏了运载粮食的英国帆船平摩尔号(2431吨)。10多年前卢克纳尔外出闯荡天涯时,曾在这艘船上打过一年多的工。因此,把俘虏全安置好后,卢克纳尔独自上平摩尔号,伤春悲秋地缅怀了一番,甚至找到了自己打工时的座舱,和自己刻在船上的涂鸦。最后,卢克纳尔忍痛下令炸沉这艘船,自己躲进舱内,免得看见它下沉。
此后,海鹰号近距离接近丹麦船维京号。发现这是中立国船只后,海鹰号不动声色地离开。
2月26日,捕获加拿大船英约曼号(1953吨)。这位船长也是夫妇一起出海,海鹰号上开了第二个单间。同时,从这艘船上获得了大批的鸡肉和猪肉。当晚,又捕获运载硝石的法国船拉罗奇法库德号。
至此,海鹰号已经捕获和击沉了10艘协约国的商船。大量船只失踪引发了英国海军的警惕,他们判断,有一条德国袭击舰在大西洋活动,于是加强巡逻。然而,拉网般筛查了许多遍,始终没有找到这条可疑的袭击舰——其实,海鹰号曾经好几次从英国军舰面前大摇大摆走过,但英国佬做梦也想不到,眼前这条挂着挪威国旗的帆船居然是击沉己方10艘船只的真凶!
让英国人大惑不解的另一个问题是:就算真的有袭击舰进入大西洋,它是如何解决燃料问题呢?毕竟,要进行大范围的机动,煤的补给不可缺少。沿岸的港口都被协约国封锁,德国人从哪里获得煤炭?就算它能从被俘虏的船只那里弄到煤,但每艘船只都是在很短时间就失踪,哪里来得及加多少煤呢?
还有,失踪的10艘船上有200余名船员,怎么都不知所踪?难道全被德国人杀害灭口了?
实际上,这些船员和家属都生活的好好的,在海鹰号上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平时他们可以自由地在甲板上散步,吃得比被俘前还好。甚至他们的宠物猫也都被带到了海鹰号上,繁殖到了近百只。卢克纳尔少校既是一位善战和足智多谋的将军,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骑士。
3月10日,海鹰号遭遇了英国运输舰霍华茨号(3609吨)。霍华茨号装备了一门127毫米主炮,对海鹰号构成很严重的威胁。为此,卢克纳尔决定用计。他叫人在甲板上点火,制造出浓烟滚滚的效果,然后大声呼救。霍华茨号果然上当,靠过来救援。海鹰号还是老把戏,升德军旗,开炮警告。然而这一回,霍华茨号上16岁的电报员佩奇,或许是血气方刚,又或许自恃本舰火力强大,居然不顾警告,跑进无线电室,准备发报求救。
对海鹰号而言,一旦让他发报,袭击的把戏就会完全泄露。卢克纳尔只好下令炮击霍华茨号的无线电室,勇敢的发报员佩奇不幸伤重死亡。这是海鹰号袭击征途中带来的唯一一次死亡。卢克纳尔非常遗憾。他下令为佩奇进行了肃穆的海葬,并给他的家属写了慰问信。
这时候,经过两个月的袭击,仅有60多名船员的海鹰号上,已经塞了约300名俘虏,眼看就要超载了。而且这些人每天吃吃喝喝,库存也消耗很快。卢克纳尔就想把俘虏释放了。然而俘虏的几位船长纷纷表示,根据法律,如果他们被释放,一旦到达港口,就有义务向本国汇报之前的行踪。这样一来,好心的卢克纳尔船上岂不是插翅难飞吗?
卢克纳尔自有办法。3月20日,海鹰号俘虏了1830吨的法国四桅帆船康布伦号。这次,卢克纳尔没有将其击沉,而是将这艘船的桅杆全部砍断,使之只能张开很小面积的帆。然后,他请全部俘虏带着充足的给养转移到康不伦号上,由平摩尔号船长穆兰指挥,操控这艘船驶向最近的巴西里约热内卢港口。
他对俘虏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到港之前,不要主动向协约国方面通知海鹰号的行踪——因为还没到港口,所以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这个条件,感恩戴德的俘虏们都同意了,并且严格遵守了诺言。
因为砍断了桅杆,康布伦号只能如蜗牛一样挪动,十多天才开到里约热内卢。上岸后,他们立刻遵照法律向英法政府进行了通报。英国海军这才明白自己被帆船耍了。他们立刻在整个南大西洋展开了天网恢恢的搜捕。
然而此时,海鹰号已经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离开大西洋,进入了太平洋。在途经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时,他沉痛哀悼了两年多以前在此地战死的斯佩伯爵和两千多德国远东舰队官兵。
进入太平洋以后,海鹰号一度没事干。这里英法船只很少,而美国是中立国,不是袭击目标。直到6月14日,海鹰号遭遇673吨的美国船约翰逊号,才从他们口中得知美国已经向德国宣战。既然如此,那就可以打了。卢克纳尔干净利落俘虏并击沉了这艘美国船。
不过这时候,船上的淡水有些不足,船体也需要略加维修。因此卢克纳尔把船开到莫皮拉环礁靠岸。63名船员和46名俘虏登上岛礁,享受着美味的烧烤。然而8月2日上午9点,一场海底地震引发了海啸。海鹰号被巨浪抛到了礁盘上,龙骨折断,无法再航行了。
面对突来的灾难,卢克纳尔下令把所有能用的东西和两条小船都搬上岛礁,然后焚毁了海鹰号。随后,他带着5名水手划船前往500公里外的斐济,想要截获一条船。9月21日,他们被斐济的警察看出破绽,包围起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卢克纳尔伯爵下令投降。黑色幽默的是,直到缴械后他才知道,这队警察居然没有装备,真打起来会被德国水手们秒掉的……
留在岛礁上的德军也没放弃。他们在大副克宁上尉率领下,通过点燃火堆求救,引来法国船鹿特斯号,然后把抓获的法国船员和美国俘虏留在岛上(后来被营救),德国人则乘船出发。可惜船只在复活节岛触礁,克宁上尉和德国水手全部当了俘虏。
监狱中的卢克纳尔还在努力。12月13日,他带着部下劫持了战俘营指挥官的私人摩托快艇珍珠号和一挺机关枪,随后又借此抢夺了一艘平底驳船“莫阿号”,然后向外奔逃,企图到克马德克群岛去抢夺更大的船只。可惜他的想法这次被敌人猜到。1917年12月21日,卢克纳尔少校被捕,在新西兰的战俘营中度过剩余的一战年代。
以上就是一战中最传奇的海鹰号及其船长卢克纳尔伯爵的故事。凭借一艘早该被淘汰的帆船,卢克纳尔先后击沉了14艘敌对国船只,俘虏了数百名水手。另一个奇迹是,在他近一年的行动中,己方无一伤亡,对方也只有1人死亡。这位传奇的船长成为世界海军的英雄。二战中他曾设法营救德国的犹太人。1966年他在瑞典去世。至今,德国海军还有关于他的进行曲。
所以,西班牙派来他们的精锐帆船,是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的,尤其要小心接舷战。